标准不是越多越好,越早越好,而是相反
上周,我写了个《老牛说|岩板认知溯源:谁最先叫“岩板”》,关注的人不少。此文算一篇“岩板认知简史”,我的用意是引导大家,从现在开始,要重建这一领域的“底部思维”。因为大家只有脚踩“底部”,才可行稳致远。
通常我们行业面临新产品市场的爆发,都会马上引发一种需求:制定标准。但是,因为新产品在诞生初期连叫法、名称都不同,包括对新产品内涵的理解各异。因此,大家就更觉得应该早点搞出标准,以规范发展。
但是,客观地看,这种想法初衷是好的,但未必有什么意义。众所周知,企业标准是最高的。企业如果把产品做透了,自然想诞生企业自己的标准。至于国家标准,理论和实践上的要求都是最低门槛的。而且也不是每个新产品都需要所谓的国家标准。否则,标准制定部门会应接不暇,疲于奔命,且多是无用功。
实际上,在进口方面,有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就好了;而在国内,比如对陶瓷生产企业,有个陶瓷砖标准(GB/T 4100-2015)确保产品安全可靠、健康环保也基本已经可以了。
至于近年来新增的协会标准、团体标准,其实也是国家在标准领域对市场进一步开放的结果。而事实上也仅是标准形态的有意补充而已,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还是极其有限。
理论上,标准制定门槛越低,要求越宽松,而且是非约束性,那其价值便越低。标准可以为起草企业/品牌背书,但也恰恰因为这一点,一旦上升为国家标准,就可能给竞争对手造成损害。这样的例子其实不少,但这里不方便举例。
所以,掌握国标制定权的体制内人员,一定要慎用这样的权力。标准其实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相反,应该尽量少做标准,产品宜多让市场去检验、修正。
岩板标准要立项,恰恰因为其“新物种”属性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岩板≠大板的论调占上峰。因此,这似乎为岩板尽快立标准找到了依据。上周三黄惠宁先生建了个“广东陶协岩板标准与发展群”,想必是为广东陶协建岩板专委会作准备。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同时也是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廖惠仪先生也在私信中对我说:“瓷质大板、岩板是陶瓷砖衍生出来的新产品、新产业。完全是(陶瓷)同类原料同类材料。”
廖惠仪认为,“有些商业名称或说法,神化岩板不同于陶瓷(瓷质)大板,没根据,不科学。”他还举了个例子:“如同彩釉砖、仿古砖、玻化砖,存在多种通俗名称,(但最后还是)靠标准来定义。”
岩板、瓷质大板、瓷质砖其材质、原料、工艺是不是一样的?作为技术盲我肯定不敢妄评。但同意这回尽快将岩板标准立项提上议事日程。但原因恰恰是我认为岩板≠大板,岩板属于陶瓷砖中衍生出来的“新物种”,因此,需要通过制定标准来进一步引导发展。
正如刘亚民先生今年4月在潭州展一个会上提出的“要充分挖掘岩板(大板)指标,以便更加专业地扩展应用领域”。而在指标方面,他最关注的是岩板(大板)“耐污染、耐化学腐蚀”等性能。
岩板标准“应该做”,并不代表要“马上做”
最后,还想表达的一层意思是,我认为,岩板标准立项应该做,但并不代表该“标准”马上就要做出来。主要原因是,当前,从大板到岩板的进化还在过程当中。真正不同于陶瓷大板的岩板,还需要通过市场端无情而有力的塑造。
还是举个例子。比如,当国内岩板、进口岩板基本都是1600x3600mm、1600x3200mm规格的时候,定位“专业厨房台面饰材”的拉米斯(LAMIS® STONE)岩板,经过对中国式厨房的深度调研,下半年在全球首创了780×2600×15mm的规格。
我之所以认为岩板标准可立项,但不急于求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目前见到的行业标准、团队标准,多数是因个别核心企业要求而建,往往是匆匆上马,导致标准质量一般化,“时效性”有限,因而对行业影响也有限,即便是参与企业执行也不见得到位。
大理石瓷砖做国家标准,真石和原石怎么办
前几年,大理石瓷砖最火的时候,代表性企业都想趁势搞个国家标准,为自己背背书,这可以理解。但是,大理石瓷砖与普通全抛釉瓷砖工艺技术的差别有多大?大理石瓷砖的工艺技术与瓷抛砖的差异又有多大?如果没有多大,前者是否还需要单独制定国家标准吗?如果大理石瓷砖标准出来了,真石、原石这些怎么办?如果可以不理,大理石瓷砖国家标准还有多大意义?
我们不能为标准而制定标准。能不能制定标准其实是市场长期塑造、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反过来,把标准作为撬动品类发展的杠杆。
比如广场用瓷砖(广场砖),宏宇陶瓷1997年创立即以此品类开基,但此后,这个品牌长期都是执行1999、2006版的陶瓷砖国家标准,直到2010年1月1日才执行自己参与起单的《广场用陶瓷砖》国家标准(GB/T23458-2009)。
防滑砖也是一样的,其概念形成应该超过10年,但一直到2017年12月底,宏宇牵头制定的《防滑陶瓷砖》国家标准才发布。
而明年7月将出台《陶瓷砖防滑性等级评价》,参与国标起草的单位除宏宇外,还包括、蒙娜丽莎、唯美、新明珠、欧神诺、大鸿制釉等22家上下游企业。
反观岩板(非大板),今年概念才刚刚形成,国内的生产线都没有几条,市场刚刚烧到90多度,正接近沸点,未来市场总份额尚不确定。也许是很大几百上千亿,也许就是小众产品,就几十亿规模,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马上就为岩板做协会或国家标准。企业标准你自己要做,咱们不拦你。
总之,岩板标准的事,大家还是给点耐心,要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