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线授权贴牌赚大钱,陶业“南极人模式”能走远?

文 / 华夏君
2024-08-05

 01/

暴利!

品牌“授权贴牌”收费10%至15%

时间进入到空前艰难的2024下半年,“授权贴牌”突然成为一个热词。

我们不清楚N年前有没有“授权贴牌”,只知道这一轮的“授权贴牌”大致肇始于两年前大疫时期,彼时很多佛山乃至广东二线大厂的子品牌销量直线下滑,情急之下,老板在下面的怂恿下,搞起品牌授权经销商就近贴牌生产。

结果,反而令品牌在一些地区销量大增,不仅保住了品牌,反而更轻松地大赚了一把。

这种“授权贴牌”有以下几个条件:一是佛山品牌、广东品牌才有资格授权。因为它们相对于外产区有品牌含金量、有溢价;二是在临近市场的产区贴牌,这样比广东运过去可省不少运费;三是品牌方收取品牌授权使用费。通常是收10%,有的是收15%,有的甚至达18%;四是品牌方负责遴选工厂,包括负责品控及包装盒内容督管工作。

时下,一般厂家做砖、卖砖的净利润率可能只有3%至5%,但“广东砖”、“佛山陶瓷”品牌光授权贴牌费就在10%以上,何乐而不为?

而且,如果授权品牌不守底线,连品控都撒手不管了,那么它赚的钱会更多,也更容易,几乎就是无成本的净赚。

而这也正是我们从目前来看,包括个别上市公司在内,最近两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的原因之一。

02/

“南极人模式”!

纯卖商标使用权毛利率超过茅台

事实上,在这几年一些陶企放纵子品牌授权在外产区贴牌抢市场之前,就有一个品牌把商标授权干到了极致。这个品牌就是“南极人”。有人也把那种纯靠卖商标使用权赚钱的模式叫“南极人”模式。

南极人,成立于1997年, 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内衣企业之一,首创保暖内衣新品类,开辟了一条全新赛道。

但公司干了10年,品牌名气越来越大,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赚到的钱却越来越少。

于是,在2008年,他们关闭了所有的工厂,自己不生产产品,也不卖产品。然后他们找到那些做的还不错的同行,把品牌的商标授权给他们来使用。这些同行每年只需要给他们支付几十万的品牌使用费。

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错,但是没有品牌的加持,产品卖不起价钱。所以,高峰期有1800多家工厂使用他们的品牌,光这笔费用每年就好几个亿。

南极人称这种“品牌授权”模式,叫做“NGTT”南极人共同体商业模式。这个所谓的“共同体商业模式”还包括,南极人为被授权贴牌商整合终端经销商资源。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早年虽以保暖内衣起家,到后来放开授权后经营范围可谓包罗万象,吃穿用一应俱全。而且终端各种旗舰店、官方店、专卖店、直营店、工厂店也是数不胜数。最后,甚至有句话就叫“万物皆可南极人”。

南极人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从2016年到2019年,南极人的营业收入翻了8倍,达到了近40亿元。

其中,2019年一年时间,品牌授权相关营收合计约为13亿元。期间,南极人更是以骇人听闻的93.36%的毛利率,成为A股电商“毛利之王”,超过了贵州茅台。

03/

授权贴牌赚快钱容易

无良商家砸牌更容易

一年时间靠着“卖商标”年入13亿,这会是令多少老板羡慕的生意?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贴牌容易,砸牌更容易。

据报道,从2018年开始,南极人数十次登上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

一场315晚会曝光的80件羽绒服中,就发现有16件样品未达到标准,其中就有南极人的挂牌羽绒服,南极人的口碑从此一落千丈。

于是,南极人在2020年业绩触顶后开始下滑。2021年营收下降6.8%,净利润下降59.84%。

2022年南极电商出现首度亏损,且亏损一直持续到去年仍未得到扭转。

以南极人为镜鉴,当下陶瓷行业的品牌授权贴牌模式还能走多远?如果授权者选好工厂,管住品控,就不失为一种经营选项。如果授权方还同时输出产品设计,这种模式甚至可以上升为“微笑曲线”的另一种形态。

但是,如果授权的厂家完全不守底线,令贴牌商自由操作,以附录H产品,冒充附录G产品,不是3C产品,也在包装上打上3C标志,最后出了问题,最后还是要品牌方兜底。

而最后,这样的挂着“佛山陶瓷”羊头而实际不达标的品牌,终将遭反噬一一被开除出“佛山陶瓷”区域品牌之列。

总之,无底线的授权贴牌并不是个好模式,如果不能把控好贴牌产品的质量,就是对品牌的疯狂透支。

品牌美誉度下降,最后溢价能力越来越低,品牌就越做越烂,终有一天会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