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代理到“拿货商”!你也想学它拥有几万“小三”式经销商?

文 / 认真履职的小编
2024-11-11

 01/

集合店:“看到”但难“做到”

今年6月份,我跑了成都、重庆、恩施、长沙等地的终端市场,尤其是调研了十几个瓷砖工作室,发现瓷砖集合店是个大趋势。

什么是瓷砖集合店?有人问我。我认为有三种集合形式,一是品牌集合,一是品类集合,一是产品集合。当然,有一种这三种的混合型,品牌+品类+产品集合,看上去有点“乱炖”的味道。但不管怎么说,集合本质上就是组织更丰满的供应链,满足更多差异化的需求。

而从终端商家经营的角度讲,集合店意味着趋向于满足消费者一站式的采购需求,因而可以做更大的客单值,这样店面坪效也就高了,毛利率、净利率也可以提升。

不过,大方向看来是越来越清晰,且被大家看到了。但看到、想到,不一定做到。因为就像前行中的汽车,它是有惯性的,不是说停就停,说改道就改道的。它要慢慢点刹,掉头也往往要绕大弯。

这就如我们现在的品牌商,要增加产品品类(产品线),也非一日而就,需要考虑品牌的定位,还有终端的消化能力,以及厂家(品牌)的产品研发能力。

正因为终端开集合店,品牌支持集合店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传统做品牌专卖店的品牌一开始都避谈集合店。而开专卖店的经销商也因为忌惮厂家(品牌),而尽量回避集合店的话题,大多数人选择干而不说,新增的品牌、产品作为倍角,也尽量不在门店显要位置露出。有意思的是,厂家和经销商在这一点上也建立了默契。

02/

去专卖店化:你想拥有过万代理商?

进入下半年,当我们大家开始谨慎但公开地谈论终端集合店的时候,另一个关于完全“去专卖店化”,去区域保护,一城一地多代理商的打法又被端上了台面。

人们拿来说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江山欧派创造的。

江山欧派是一家像欧派家居那样的定制企业。其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加盟经销商数量已增长至57895家,年初增长21416家。可以讲,这样的经销商数量及扩张速度在家居建材行业绝对是“前无古人”。

 

我们来进一步分析。江山欧派前三季度总营收为约22亿,但分解到渠道上,大宗渠道(工程渠道)营收约15.51亿元,经销商渠道营收约5.16亿元。

也就是说,按江山欧派57895家经销商算,其单个经销商年均回款额(截止前三季度)只有0.89万元。对比头部上市公司经销商年均回款额120万元的人效,江山欧派这个0.89万元的提货额真的有点低了。

江山欧派是按品类找代理商。通常仅需15000元就可以成为江山欧派经销商,享有公司数十个品类的经营销售权。有论者指出:“江山欧派的这个做法,已经不是招加盟经销商了,而是纯纯是为了招出货的拿货商。”

拿货商,实际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批发商,它们经营的核心是从厂家拿到直销批发价,不管你用到哪里。

拿货商,也可以是工程采购商,有项目就先报备,最后是谁先报备谁先得。

拿货商,也可以是小B客户、家装公司、设计师乃至业主等。与批发商、工程商一样,这类客户也可以采用定制模式。

如何评价江山欧派这种招经销商的做法?我觉得,在当下市场收缩的大环境下,还是有其一定的合理性。首先是市场下行,工厂要短期流量续命,这是合理的;其次,为了“活下去”,去品牌化,不专卖,不做市场保护,以短期利益驱动,纯材料化运营,也是合理的;再次,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渠道日益碎片化,这个时候,高端定位,品牌化运作的,强调专卖店模式尚合理,而定位中低端,去品牌化运作的,实施拿货即售模式,强调渠道管理的效率优先也是合理的。

只是,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采用众人皆可做产品代理的“拿货商”模式,那么,如何提高店均销售回款,是摆在此类公司面前一项重要而紧急的任务。

经销商低门槛加盟,确实可以在短期换来门店高速增长,但同时,准入门槛低,经销商忠诚度就很低,不重视,不投入,以为拿到品牌就是赚到,必然不持久。

厂家把经销商当成了可以随时放弃的“小三”。经销商必然也把厂家品牌看成是“小三”。这样,厂家与经销商互为“小三”,其结果必然也好不到哪里去。